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因为区里搞青年教师课堂比赛,有幸聆听几位青年教师的数学课,有一些感受。
上周先是听过本校朱老师上的《三角形的边》,他从“有四幢楼的小区建垃圾站”的实际问题引入,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三角形,给出了三角形的概念、构成和表示,在“练一练”环节请同学在较复杂的图形中找出有哪些三角形,强化概念,接着回顾小学知识,给出三角形按边和角的分类,用大括号列出,显示在大屏幕上,这些概念之间的并列关系一目了然。在“探究”最短路线问题时,运用“两点之间直线段最短”,引出了结论: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,并用屏幕显示了三个同样的数学符号表示的结论,我认为可以先给出一个,再请学生仿照写出类似的另外两个。后来就是“想一想”:长度为6cm、4cm、3cm的三条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?给出了三个不等式来验证“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”,得出结论,能组成三角形。但转而追问:每次都这样来说明理由,是否太繁琐?有没有简化的过程?我认为这是亮点!有学生就说,只要看“较小的两线段之和是否大于最大线段”就行了,再追问:为什么?同学说法不一,激发学生思考,最后给出合理说法:连较小的两段之和都大于第三段了,最大线段加一段,肯定大于第三段了!因此,只要“用较小两段之和与最大线段”比较即可。结束时用此结论解决了开始提出的实际问题。这节课思路清晰,与学生互动充分,朱老师在启发学生思考方面是可圈可点的,从三四年前开始接触他就了解了他是个在工作上很有想法,也是很爱思考的人。
本周二听他这节课的“改进版”时,开始引入的问题变成了:一个高2米的人说他可以一步走3米距离,你觉得这可能吗?这个问题跟同学的生活经验更接近,应该说更能起到“激疑”的作用。在用图形表示三角形的组成时,三角形上的顶点,边的标注比之前更复杂了:顶点A、顶点B、边a、边b……我感觉这样的改进有点繁琐,数学符号化是为了体现简洁美,加上文字就失去了简洁美!而且三角形分类部分做了较大改动,用动画的形式显示在屏幕上,提问学生,而且给出具体的图形,选一个,图形就飞进相应的框内,感觉这样做有失一般性,而且有一个细节:一个“等边三角形”飞进相应的框中以后,原来的地方还有一个相同的“等边三角形”,因为后面还会问学生它是不是“等腰三角形”,但既然还在哪儿放着,这不就是暗示学生:后面肯定还有用的?在运用“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”解决问题时,题目是“用一根长18cm的铁丝围成一个等腰三角形,(1)如果腰长是底边的2倍,那么各边长分别为多少?(2)能围成有一边的长为4cm的等腰三角形吗?为什么?”第(1)问中已经明确是一个等腰三角形,因而不必验证用一元一次方程得到的结果,但这里朱老师还是板书了验证过程,第(2)问明显包含了需要验证的意思。对于该题的处理我觉得可能是还没能完全把握问题的意思,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细心对待课本例题的处理!
朱老师昨天上午去附近的前山中学参加了初一数学比赛,据同去的老师说,课上的很不错!
今天我先上完了两节课,后两节连续听了外校来我校参赛的青年教师的课。评委里有几位都是之前见过面的,教科培的李老师、艺高的刘老师、八中的杜老师、七中的梁老师和于老师,十中的刘老师。今天比赛的内容是《勾股定理》第一课时,两位老师都表现的很老练,引入精彩,与学生互动充分,应该说平时如果我们的课堂都达到这样的程度的话,学生会掌握的更好!但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,前面一位来自南屏的易老师整节课始终把“弦”念做“xuan”,后面的吴老师在黑板上正中位置写下来一个式子“勾↑2+股↑2=弦↑2”,这个式子课本上是没有的,“勾、股、弦”是名称,带平方是什么意思?值得商榷!这当然是小小的“瑕疵”,但数学是讲究精确的,严密的,出现这样的“瑕疵”有失数学之严谨!
我不是评委,只是对这样的现象做了一点思考,也许要弄明白这些,还要请教专家才可以解决我的疑问!
(2012-03-15 16:45:35)
标签:
要文